深深缅怀您,我的姥爷“王成”

©原创   2019-05-17 12:01   德州24小时

深深缅怀您,我的姥爷“王成”

作者:苏伟

提起电影《英雄儿女》,人们眼前一定会浮现出影片中王成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形象,耳边也一定会响起那首曲调激昂的《英雄赞歌》。5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王成的热爱依然不减。而王成的原型是谁?可能今天大多数人不知道。其实,我的姥爷秦建彬就是其中的一位,电影故事的主要情节也源于姥爷亲身经历的抗美援朝212高地阻击战。我作为长孙,从小是在姥爷的怀抱里,听着姥爷讲述的战争故事长大的,在全国人民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美好日子里,抚今追昔,更加怀念他老人家。

▲本文作者儿时和父亲聆听秦建彬讲战斗故事

出身贫苦多磨难

姥爷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南宫市秦都水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南宫自古人杰地灵,习武之风兴盛,姥爷自幼身体壮实,天资聪颖,7岁时被一侯姓拳师看中,师傅武功高超,身手不凡,气功点穴堪称一绝。姥爷得到了很多真传,在此后的战斗生涯中,姥爷大多作为尖刀班、突击队、爆破组成员,冲在最前沿,无论是炸碉堡、攻守阵地,还是和敌人短兵相接展开肉搏,总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1941年秋天,他的父亲秦西荣因参加党的秘密组织被叛徒出卖而被捕,接着被日伪押送到东北做劳工,后因组织劳工暴动惨遭杀害。他的家人也东躲西藏,最后只剩下姥爷一人。

投身革命迎解放

1947年,18岁的姥爷参军入伍,加入华野八纵23师69团1营1连,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后参加开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每次战斗,姥爷都是冲锋在前,屡立战功,先后荣获军功章12枚,立大小战功17次。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姥爷所在营作为先锋,对敌人一个团据守的魏老窖村发起了进攻。

战斗开始不久,敌人猛烈的交叉火力网将全营压在距敌碉堡200米的一片空旷地带,难以前进,全营指战员伤亡惨重。

在对敌母堡连续8次实施爆破未果的情况下,姥爷勇敢地承担了第九次爆破任务。在距敌母堡20米的一个小土丘旁,姥爷面对敌人4挺轻重机枪喷出的火焰,冷静地将最后5枚手榴弹捆在一起,等待着那短暂间隙的到来。

终于,他抓住了那胜败系于一发的瞬间。只见他一个敏捷的翻滚,越过敌火力网抵近敌母堡,顺势将集束手榴弹从敌堡入口处投入。随着一声巨响,敌堡被炸塌了一大半。在浓浓烟雾中,战士们突过封锁区,直插敌团部,活捉敌团长,迅速结束战斗,保证了整个战役实施。姥爷两秒钟炸敌堡,在战斗中创出一个奇迹,连指导员当即宣布:“秦建彬,火线入党。”战后,部队授予他一等功。

在后来的运河桥追击战中,姥爷所在的尖刀班与据守火车站负隅顽抗的敌人展开了激战。战至黎明时分,全班大部英勇牺牲,仅剩姥爷等4人。眼看敌人机枪肆虐,姥爷上好刺刀,向敌机枪手冲去。敌机枪手被他的气势惊呆,机枪也随之哑火。直到战斗结束,被俘的敌机枪手还不住地重复道:“不怕死,解放军!解放军,不怕死……”战斗结束后,姥爷再次荣立一等功。

抗美援朝保家国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威胁到新中国的安全,党中央决定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姥爷所在的第26军作为首批入朝部队于同年11月奔赴前线,经历了许多残酷而又经典的战役战斗。从我记事起,不止一次听他讲,其实212高地阻击战比电影《英雄儿女》的情节还要惨烈得多。

▲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秦建彬“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珍贵历史资料

那是1951年1月,美军为了挽回第三次战役的败局,对志愿军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将我军逐到“三八线”以北。为粉碎敌人的进攻,掩护二线兵团集结,志愿军准备发起第四次战役,26军奉命在“三八线”以南阻击敌人,姥爷所在的七班奉命坚守在212高地,山下是汉城通往抱川的公路,也是敌我后勤运输的大动脉。3月25日上午7点,212高地阻击战打响了。装备精良的美机械化3师调动了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轰炸机、坦克、大炮的掩护下,轮番向高地发起进攻,但都被我军顽强打退了。战斗进行到下午4点多,阵地上炮火连天,浓烟滚滚,整个山头成了焦土,全班8人牺牲,4人重伤,能坚持战斗的只剩姥爷一人。这时,姥爷把党证和一些心爱的纪念品包好埋到地下,将阵地上所有的手榴弹搜集起来,打开盖,拉出弦,放在战壕前沿,子弹全压上弹夹,在敌人可能进攻的5个山口都架上机枪,准备最后一拼。

1958年,秦建彬随志愿军英模事迹报告团在全国作巡回报告期间,与朝鲜人民军战友在武汉长江大桥留影

夜幕降临,敌人又重新开始组织进攻,姥爷沉着应战,西边打一阵东边又打一阵,弄得敌人不知阵地上还有多少人。最后,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山上暂时没了动静,敌人等了一阵子,以为山上没人了,便发动了第四次进攻。一个敌人爬到离工事10多米时,发现姥爷一个人还活着,手里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瞪大眼睛站在那里,鬼子冲了上来,怪叫着,憋了劲准备抓活的。姥爷心里想:“人在阵地在,到了用生命报效祖国的时候了,但我也不能白白地死。”正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时,猛然发现一根埋在土里半截用来炸坦克的爆破筒。他迅速从掩体中拔了出来,拉燃导火索投向敌人。夜色已黑,鬼子以为他把武器交出投降,便纷纷来拿,还没有等他们弯腰伸手,“轰”的一声巨响,爆破筒在敌群中开花,死伤一片。在那天崩地裂的巨大爆炸声中,王成是“烈士辉煌化金星”,而姥爷却是被强大的气浪“推”到了高地后坡,震昏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当他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被焦土埋了半个身子,敌人丢下十几具尸体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经过一天的战斗,全班共打退敌人大小进攻19次,打死敌人95名,伤30名。增援分队上来后,他们又坚守了三天两夜,为全局战斗胜利赢得了时间。战后,七班荣立集体一等功,姥爷被评为“战斗模范”,这次战斗被载入志愿军史册。

1951年4月20日9时,美机械化3师1个营在30多辆坦克及炮兵、航空兵支援下,向志愿军坚守的金鹤山南侧687高地进攻,我军虽英勇抵抗,但大部伤亡,阵地被美军占领。为夺回高地,上级命令姥爷所在的七班和同连的五班由指导员李春华和副连长刘振高组成“突击敢死队”,采取夜袭的战术向687高地反击,拔除美军4个制高点。在反击战中,姥爷沉着冷静,英勇顽强,与战友一起炸毁美军营指挥所,并与负隅顽抗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刺刀肉搏战,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志愿军夺回了金鹤山687高地,歼敌70余人。随后姥爷和他的战友们又苦战了一天一夜,圆满地完成了反击和坚守金鹤山的任务。22日晚,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开始,整个“三八线”防御战役结束。金鹤山反击战的胜利充分体现了志愿军是一支能攻善守、无往不胜的威武之师,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战后,上级授予五班、七班“金鹤山突击模范班”光荣称号,姥爷被评为“战斗模范”并荣立特等功,金鹤山反击战也被编入军史。

姥爷历经数次英勇战斗,履立战功,在后来的志愿军英模大会上,他以96%的票数当选为“一级人民英雄”。姥爷开创了用爆破筒炸敌群的先例,轰动了整个朝鲜战场。祖国和朝鲜的许多记者、作家纷纷来到前线,深入他所在的部队进行采访报道,其中就有著名作家巴金。后来巴金的小说《团圆》就是主要以此为背景,电影工作者又以小说情节为主线,以26军的212高地战斗为背景,创作了电影《英雄儿女》,而英雄王成的战斗场面基本上就是以此战的战斗英雄秦建彬的事迹为原型。

为此,姥爷健在时我曾多次问他老人家:“这次战斗是否就是后来写进电影《英雄儿女》的那场戏?王成是不是就是您的化身?”每次,姥爷都是凝眉沉思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人们不是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吗?虽然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以我经历的212高地战斗为背景,但在王成身上集中了许多英雄的事迹,我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至于王成究竟是谁并不重要,他只要能起到教育人、鼓舞人的目的就行了,关键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们。我能够活下来,而且祖国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已经非常知足了。”

姥爷作为英模人物,曾4次参加国家的重大庆典,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把这些当做终身的荣耀。特别是1951年的国庆典礼,让他一想起就心潮澎湃。那是他从朝鲜回国后,随志愿军英模归国代表团走进中南海怀仁堂,接受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时,毛主席发话,不要更换衣服,姥爷果真穿一身破旧军装接受领袖的接见。国宴上,他没想到毛主席向他走来,亲切地说:“让我闻一闻前线战士身上的火药味。”话语间透出平易近人的和蔼和父亲一般的慈爱,姥爷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1992年秦建彬访朝时,在朝鲜国家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墙前留影(上排右二照片为秦建彬)

艰苦创业守海疆

26军抗美援朝归国后,姥爷作为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而且多次负伤,领导考虑安排他到军区机关工作,志愿军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为此征求姥爷的意见。姥爷委婉地谢绝了组织的关心,诚恳地说,自己长期在战斗部队,最好是能继续留在一线部队带兵。杨司令员同意了他的请求。1955年,姥爷随26军老部队一同进驻渤海深处的长山列岛,成为第一代守岛建岛军人。这里是军事战略上的要塞区,海岛条件差,是一座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班的“四无岛”,环境异常恶劣。30年来,无论是搞军事训练,还是打坑道、修筑国防工程,他从不以英雄自居,总是把自己摆在普通一兵的位置,事事冲在前,与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

1982年,姥爷因身体原因提前离休。对于组织的关爱,他十分感动,说:“几十年来,国家和人民已经给了我很多荣誉。比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能活到现在已经很知足了,感谢国家对我的关怀!”

姥爷离休后仍是个闲不住的人,常常到部队、厂矿、学校作报告,还担任了驻地3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爱国主义始终是他报告的主题,他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离休干部。

1992年,总参外事局从全军范围内选拔了包括姥爷在内的8名在朝鲜战场上功勋卓著的英模,组成了访朝英模代表团。在北京集结期间,姥爷的老首长——原志愿军第26军政委、海军政委李耀文上将专门接见了他。在为期7天的访问中,朝鲜人民把最美的鲜花、最高的礼仪献给了他们。在参观朝鲜国家历史博物馆时,人们看到秦建彬的照片和事迹被陈列在志愿军英模的第一排,纷纷向他献花,与他合影,请他签名。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崔光次帅代表朝鲜劳动党和人民军再次为姥爷授勋。

对姥爷的英雄事迹,2000年以前,各级各类媒体均作过大量宣传报道。姥爷作为燕赵大地的优秀儿女,也是河北人民的光荣,1989年国庆节期间,河北省电视台专门到部队对他进行了采访,并录制了一期专题节目,同时邀请他到石家庄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国庆文艺晚会。他的家乡南宫市编写地方志,打破“活人不立传”的惯例,将这位健在英雄的事迹载入了史册。

▲1992年秦建彬访朝时,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人民军总参谋长崔光次帅为其颁发和平勋章

壮士西去不复还

经历残酷的战争,姥爷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但浑身伤病。回国后,在艰苦的海岛上,他又工作和生活了40多年,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国防工程施工期间,他拼命地忘我工作,不仅使战争年代留下的伤病进一步加重,又增加了矽肺等职业病。1999年,病魔悄悄地凶猛地向他袭来,为此,军地各级组织和领导给予了最好的照顾和治疗。原志愿军第26军副军长、已从昆明军区司令员位置离休的张铚秀老将军得知后,还专门在解放军报发表了一篇《回顾三八线,深情话“王成”》的文章,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位老英雄。尽管大家千方百计地要挽留住老英雄,但最终他还是被病魔吞噬了生命。2000年2月16日,一个令我终生不能忘记的哀伤的日子,姥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姥爷去世后,部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从总部、济南军区到驻地广大官兵、干部群众和全国各地许多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有组织或自发地为他送行。姥爷躺在鲜花和翠柏丛中,伴随着人们的一声声祝愿,走得十分平静安详,就像战斗间隙熟睡了一样,脸上没有任何痛苦。姥爷走后,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捧着老人家的照片端详沉思,常常情不自禁地翻看他获得并留下的一枚枚奖章、一面面锦旗,触景生情,我感慨良多:为什么战旗美如画?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姥爷一生淡泊名利,跟随着部队南征北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没有享受一天清福。在我的心中,姥爷没有走,他永远不会走,他将激励着我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去实现他未竟的事业!

▎秦建彬简介

秦建彬(1928—2000),男,汉族,河北省南宫市人。1947年参军入伍加入华野八纵23师,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参加过开封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1950年11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6军班长、副排长。在战争年代,先后荣获军功章12枚,大小战功17次。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一级国旗勋章”。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二届英模表彰大会,还4次参加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国家重大庆典活动。1955年从朝鲜战场回国后,他谢绝组织的照顾,随部队来到艰苦的长山列岛驻防,成为全军第一批守岛建岛人,历任连长、营长、团副参谋长。1982年因身体原因离休,享受师职待遇。

▎作者简介

苏伟原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出生地山东长岛。其父1974年12月到原济南军区驻长岛某部服役,1983年与秦建彬的女儿结为伉俪,1996年父亲调德州军分区,苏伟和母亲随迁。高中毕业后,继承发扬家庭光荣革命传统参军入伍,历任战士、班长、军校学员、排长等职。军校毕业后,主动要求到老一辈们战斗过的驻渤海前哨某要塞区海防团代职排长半年。2009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安置到德州市住建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