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脉丨悠悠传承话京剧

2019-06-21 10:30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文化现象源于经济发展,但它比经济现象流传更久远。1901年,清朝颁布停漕改折令,漕运改海运至天津,再由火车运到北京。从这时候开始,运河赋予德州的各种光环渐行渐远,但京剧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京剧随大运河传入德州

大运河舳舻千里,流动的不仅仅是漕粮,更是文脉。作为沿岸四大粮仓之一,明朝定都北京以来,德州成为南北文化的重要节点城市。相关资料显示,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至少在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作为京剧前身的徽戏就已传入德州。

女学员练习跷功

而在这之前,德州最流行的是源于山陕梆子的河北梆子,在当时的整个山东,来自山西、陕西的“西商十之七八”,背井离乡,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听梆子。

运河上有水路班子,演戏的时候舞台搭在船上,看戏的人也是坐着船来看的,把酒临风听戏,别具风味。城里城外,每年腊月、五月的城隍庙,四月的药王庙,七八月的留智庙,都是无梆子不成会。在每年运河结冰封船及春天开船之际,北厂、桥口更是连台大戏不断。清康熙年进士冯廷櫆曾作诗形容当时席棚剧场的火爆:“柴市东头古道场,乘春儿女竞焚香。茶坊酒肆芦棚下,高歌吴歈赛药王。”

京剧的前身是徽戏,但初来德州的徽戏并不受欢迎,曲调婉约,缺少北方的“大江东流”气势,直到与梆子的高昂激越高度融合后,才最终一飞冲天。乾隆四十一年(1776),皇帝南巡驻跸德州,常年活跃在德州城乡的徽剧社班到乾隆行宫为其演出,受到乾隆皇帝的高度赞赏。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给皇帝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徽班相继进京。作为神京门户的德州,不仅为必经之路,更成为四大徽班进京前休整、排练和试演的重要场所和中转站,而京剧就在这种氛围中得到传播。

道光三十年(1850),道光皇帝驾崩,北京停止娱乐3年,很多在京城失业的梨园弟子沿运河南下,选择德州停留下来,河西五里庄成为聚集地之一,继而带动了德州京剧的较大发展。

在河西五里庄业余剧团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徐家、刁李贵、纪庄等京剧班子,票房达10余处。杨家坟、大教场、南关帝庙等地也先后搭建了长期的席棚,专唱京剧。当时活跃在德州的戏班子主要有山西的复盛社、双魁社、德义社;邱县的四喜、连升、喜庆、万庆、鸿庆班;安徽的同庆、万庆、福庆、泰和班。光绪六年(1880),城隍庙正殿东侧搭起了专供剧团长期演出的席棚,著名男旦银白桃在席棚演出皮黄,一连10场,场场爆满。

山东富连成脱颖而出

1917年,德州京剧进入鼎盛时期。众多戏曲业余组织在继承传统并努力吸收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把民族自强、反对封建压迫的主要思想编成新剧目,在山东、河北一带广泛开展演出活动。1933年,德州驻军建立了移风社和国民大戏院,专演国剧。当时京津一带的京剧、评剧戏班常来德州演出。

这期间,最有名气的是山东富连成的横空出世。富连成有北京富连成与山东富连成之分,它俩不是一家,也没什么密切关系。

1933年,乐陵北关士绅王世农与京剧须生宋玉起联手开办乐陵富连成科班,这就是山东富连成的前身。小科班首期招收学员约50人,主要学习京剧,兼习河北梆子。第二年,学员们到济南大观园第一剧场公演,《华容道》《反西凉》《四杰村》等引起轰动,戏剧界赠以山东富连成的名号,意思是能和北京富连成媲美。

此后,山东富连成发展迅速,走出山东,在乐陵、天津、东北开设三科,为德州京剧教育历史上时间最长、造就人才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所科班。长春京剧团团长宋富林、惠民地区京剧团团长王富岩、青岛市吕剧团李世兰、德州市京剧团团长田富振等等,都出自富连成。

抗战爆发后,不少京剧演员,积极投身救亡运动。德州地区在原有京剧戏班的基础上,先后组织成立了靖远县抗日宣传队(乐陵)、德州地委文工团(陵城区)、渤海一专署宣传队(乐陵)、保店高小业余剧团(宁津)等,巡回于各个战区,演出激励民族精神的剧目,与敌伪进行斗争。

1946年德州解放后,京剧艺术在德州获得新生。平北业余剧团、德州市京剧团、宁津县河北梆子剧团、齐河县京剧团、平原县京剧团等先后成立,坚持常年活动的业余京剧团体就有近百个。

百年梨园看名角

京剧艺术传入德州200多年,在这片沃土上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名角辈出。李和曾在德州唱红,走向全国。张春山、吴俊良、赵啸澜、张丽君、杨宝童、梅月楼等京剧老前辈,都为京剧艺术在德州的发展付出了毕生心血。

张春山,夏津县人,1895年生。9岁入北京长春科班及成平科班学戏。15岁拜名丑郭春山为师,专攻文武丑行,对生、旦、净、末也有钻研,后在北京鸣盛和、祥庆和搭班演戏。1920年到东北组班演出,在丑行中独树一帜,以“小花脸”的戏压大轴,被誉为“四大名丑”之一。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蓓开公司均曾为其灌制唱片。他与平剧演员筱桂花合作灌制的唱片《兄妹顶嘴》流传国外。自编的剧本极为通俗,妇孺都能听懂,深受东北地区人民的欢迎,有“滑稽大王”“关外第一名丑”之称。

《战洪峰》中李和曾饰李书记

李和曾,1921 年生,9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开始登台是在程砚秋的戏中演娃娃生。1939年,他拜在高庆奎门下。两年后,李和曾出师,此后经常在京、津、沪、鲁、冀搭班演出,以高派的《辕门斩子》《斩黄袍》《斩马谡》等享誉南北。

1943年前后,李和曾来到德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边唱戏,一边宣传抗日。在德州,李和曾经常演出《借东风》选段,渐渐有了名气。当时德州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李和曾真稀松,三天两天借东风。”真实表达了百姓心底对他的喜爱之情。在冀南军区司令部驻地临清,每次剧团到了那里,出演前贴出李和曾《借东风》的海报时,现场几百张票根本不够观众抢的。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欣赏他的表演,不曾厌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以共产党员崔美臣、徐兰芳为主,召集李和曾等一大批演员,组建了光明剧团,即今天的德州市京剧团前身。剧团当时有七大领衔主演,以表演爱国剧目为主,宣传进步思想,唤起民众热情。光明剧团当时在德州影响巨大。

1955年,李和曾任职中国京剧院。

赵啸澜,1920 年生,13岁拜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为师,在东北三省有“女尚小云”之誉。1955年,赵啸澜来到德州地区京剧团,担任京剧团副团长。

这时期,德州地区京剧团形成了以赵啸澜、杨宝童、崔少青、王文娟、朱世琴、田福震为代表的六大京剧名角。至1956年,德州地区京剧团的演出水平不但在山东省内数一数二,在国内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省内外许多军区和地方政府都纷纷邀请德州地区京剧团前去演出。

1956年,赵啸澜代表德州地区京剧团参加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饰《坐宫》铁镜公主,获演员一等奖。她主演的《玉堂春》由影片公司拍摄成戏剧艺术片。不幸的是,赵啸澜患上了肺癌,1960年去世。

编辑丨张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