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种薄收到科技增效 | 德州农业:不断跨上由大到强新台阶

2019-09-03 09:30  

德州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棉花、蔬菜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农业生产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走过辉煌历程,跨上更高台阶:不仅摆脱了底子薄、靠天吃饭的局面,更站上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全力向农业强市迈进。

农业质效显著提升,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率先在全国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粮食高产创建“德州模式”全国推广、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慧农业大棚在德州建成启用、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近年来,德州农业捷报频传,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的事件不断涌现。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回首70年发展历程,德州抓住关键历史节点的每一次机遇,奋力拼博,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一次次跃升。

1950年,德州地区粮食产量只有10.677亿公斤,棉花产量仅为0.263亿公斤。1978年,全区人均口粮仅为283公斤,全区300多万群众始终在为如何吃饱肚子发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领域改革开放大幕率先拉开。1980年,全区普遍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被打破,这极大促进了生产发展。 198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德州地区实现农业县县翻番》稿件,当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26亿多元,比1978年增长1.4倍。粮食总产22.6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50%。

农业领域改革步伐不断加大,1986年1月,地委、行署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6年1号文件的意见》,进一步统一改革思想、增强改革自觉。至2009年,我市粮食总产达72.12亿公斤,小麦、玉米两季单产合计1061.4公斤,成为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省政府给予德州市农业局记集体一等功,这是建国以来省政府第一次给予市直单位记集体一等功。

2009年至今,我市粮食已连续十年“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目前,总产稳定在年均80亿公斤左右。连年丰产丰收后,挖掘粮食生产能力新潜力、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我市着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食绿色发展之路,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去年底,德州市粮食高产创建获评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事件提名。

抓牢“饭碗”的同时,德州农业突破了“以粮为纲”这一农业发展理念的束缚,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我市全面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比由1978年的83.3:4.9:11.6:0.2,调整为2017年的62.3:3.3:30.7:3.7。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近两年来,累计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50多万亩,豆类、薯类等作物面积增加40多万亩。农产品品质不断优化,10个县市区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禹城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坚定不移地走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德州特点的发展路径,这让我市农业生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德州承担着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的任务,为此,我市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五年规划、五个专项方案、三年行动计划,成立五个工作专班,强力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在能够突破的地方率先突破、能够突破的领域率先突破。

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民收入多元化

改革开放前,农产品主要实行政府定价、统购统销政策,农业发展主要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农养工”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农业产业仍沿袭农林牧渔业原始产品生产为主的传统格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设施型农业微乎其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产业突破了农林牧渔业原始产品生产范畴,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涌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为目标,我市全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和新动能的重要来源。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61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60家、市级240家。全市农民合作社达16577家,家庭农场达4127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4家、省级示范社190家、市级示范社271家;省级示范农场29家、市级示范农场78家。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畜禽、乳制品、功能糖、现代种业等10余个特色产业体系。

近年来,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项目成为推动我市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如临邑智慧大棚、齐河雅培恒天然醇源牧场、禹城东君乳业、临邑天地壹号土蛋鸡养殖项目等,效益显著,9个项目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招大引强,让产业资本快速投向农业,打通技术、建设、管理、运营、市场各方面的瓶颈,激活了农业发展全产业链。“新六产”集聚新动能。“新六产”把农业作为起始链,把工业作为深化链,把服务业作为延伸链,横向上强化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连接;纵向上形成产业发展梯队,强化上下游企业、行业连接,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在位于庆云县尚堂镇的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有石斛、杭白菊等中草药种植,而且有石斛西洋森颗粒、中药饮片等保健品出售,还有观光、体验式展销、康养等服务业,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随着中央、省农业三产融合的推进,像沃森公司一样,在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下,休闲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目前,我市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2个,获得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齐鲁美丽田园等“省字号”荣誉近30项。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802个,年营业收入达11.55亿元,从业人员2.24万人,带动农户3.02万户。

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让农民收入更加多元化。201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64元,是1978年的309.9倍。

科技支撑不断强化,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历史早已证实了这一点。 1973年,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工程启动,此举被誉为我国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两弹一星”行动,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即是其中的项目之一。当时,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中科院、农科院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在禹城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碱战役,仅用了短短3年时间,盐碱地便被改造成亩产千斤的丰产田。

改革开放让农业科技迎来大踏步向前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实现了由“靠天吃饭”向“靠科技发展”,由“藏粮于仓”向“藏粮于技”,由“广种薄收”向“科技增效”的转变。

2016年11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到齐河县调研,对齐河县建起80万亩高标准良田给予肯定。高标准良田的形成,与县、乡、村三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健全密不可分。越到基层,对农技推广的需求越迫切;越到基层,农技推广的难度也越大。依托220个县、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及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参与的农技服务机构,我市构建起“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平均每年培训农民110余万人次,服务面积2000余万亩次,实现了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全市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9%以上。

进入新时代,我市农业逐渐形成“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开放格局,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谋求新突破。 2017年,单体面积超百亩的智慧农业大棚——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建成启用。依托荷兰先进技术,大棚内番茄年产量是普通大棚的3至5倍,且品质大大提升,产品畅销京津市场。在智慧农业带来的农业工厂化生产理念引领下,我市正积极消化再吸收相关技术,探索将世界前沿农业技术与日光温室生产相结合,促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推动产业迈向精致化、智慧化。放眼全市,以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德州君德棉业、山东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技术优势,纷纷布局国外市场,整体看,虽然我市农业仍处于“走出去”的试探性阶段,但发展势头良好,极大拓宽了企业生存空间。

把先进技术引进来,让拥有高科技“基因”的农产品走出去,有效弥补了我市农业科技的短板、农业发展空间的不足。目前,我市正依托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功能糖类公共实验室等农业类国家级研发实验室(中心),积极争取国家级涉农科研机构、企业在德州布局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同时,深化与巴斯夫集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农科院以及国际国内大型企业的合作,用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乡村振兴。

记者 邓静 通讯员 张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