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读书 | 《血砺忠诚》(连载):尾声

2019-09-27 15:07  

血砺忠诚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以无限忠诚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人们!

点击阅读全部连载

第十一章 怒涛撼渤海

尾声

1944 年开春后,渤海区二分区陵县林子据点、罗院据点的日军架不住“春荒,饿得无法支撑,先后扔下岗楼和“二鬼子”跑回了县城。风起于青 之末,日军在国际战场和中国战场上捉襟见肘的窘态,最早在这个鲁北小县显现出了端倪。

1944 年 4 月,侵华日军集结 40 万兵力展开豫湘桂战役,以期救援深侵南洋的孤军。渤海军区趁敌人后方相对空虚之机,先后对日伪军发起了夏、秋、冬三次作战攻势,局部反攻的态势于毫无觉察间悄然来临。

7 月 20 日到 8 月 17 日,青纱帐初起,原清河区的益都、寿光、临淄、广北四县边区枪炮声此起彼伏。驻寿光县丰城村的伪“灭共救国军”暂编第一师第八团司令王道率所部 2600 多人反正起义,拉开了山东大股伪军反正的序幕。渤海军区部队攻克敌据点 25 处,全部收复益寿临广四边根据地,打通了广饶到寿光的公路。

与此同时,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部队在乐陵独立营的配合下,夜袭乐陵县城以西最大的黄夹镇据点,全歼伪军 100 多人 ;振华县军民约 3 万人以海啸般的声势,填鸿沟、扒岗楼、割电线、破公路,将日伪的封锁沟、公路、电线全部破坏,日伪组织被一一捣毁,全县据点由 122 个骤减至 5 个 ;第二军分区在临邑县境内开展“拔钉子”行动,攻克 17 个据点,歼敌 800 多人。

8 月 16 日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对盘踞于利津县城之敌施以重拳,激战一天一夜,于 17 日晚全歼守敌 1700 余人,攻下利津县城。解放利津城揭开了渤海区局部攻势的序幕,为全面攻势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8 月下旬始,渤海军区对境内之敌给予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的打击,军区直属团、特务营解放了除沾化县城之外的全部沾(化)

利(津)滨(县)地区,控制了徒骇河下游。

9 月 13 日,第二军分区部队在副司令员赖金池、副政委李恒泉的指挥下攻克临邑县城。李恒泉负伤牺牲。

9 月 18 日,第一军分区部队在乐陵县区的武装配合下,拔掉了境内所有日伪据点,驻县城之敌仓皇逃窜,乐陵全境光复。

9 月 27 日第一军分区部队解放南皮县城击毙日本顾问佐藤。

11 月渤海军区部队粉碎了日伪军 4000 多人的报复性“扫荡

至 1944 年年底,全区形势大为好转,除个别县城和交通枢纽重镇的据点外,外围据点大多被拔除,广大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大反攻的条件就像渐渐晕红的苹果,释放出芬芳的气息。

进入 1945 年,抗战形势如星火蹦进干枯的草原,噼噼啪啪,瞬间成燎原之势。

4 月 23 日到 6 月 11 日,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渤海区党员代表朱春和、朱瑞、徐向前、马国瑞、闫玉森、关星甫、崔月楠、张次宾、杜步舟、贾震、王文介、姚仲明共 12 人出席会议,聆听了毛泽东主席对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指示,大会发出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大反攻的号召。

6 月 12 日,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部队在肖锋、曾旭清的指挥下收复了德平县城,后撤出。

7 月 23 日,第二军分区部队再次攻克德平。

7 月 30 日,第三军分区部队攻克庆云。

8 月上旬,困守陵县县城之敌仓皇逃往德州,陵县收复。

8 月 9 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

8 月 11 日,山东军区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向军区主力部队和各军分区部队发出了大反攻的命令。渤海军区向全军发出了“集中力量,挺进交通线,夺取敌占城市,扫清前进障碍,会攻济南,迫使敌伪向我投降”的战斗号令。

8 月 13 日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发出《决心消灭日伪军》和《夺取大城市的部署》的指令。15 日,又发出《部队作战方向的规定,命渤海军区主力配合鲁中军区夺取济南,一部收复津浦铁路沧州至德州段沿线各要点及寿光、潍县等地。

同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6 日起,临邑、陵县、济阳、盐山、宁津、新海、惠民等县城相继解放。

9 月 10 日,于徒骇河与沙河之间歼伪皇协军王福成、韩兆坤等部1200 人、俘 2200 人。

15 日,击毙国民党军冀察战区第十挺进纵队少将司令张子良于无棣城北。

17 日,破无棣城,俘伪皇协军副司令冯立刚以下 5400 人。

26 日,破商河城,聚集于此的伪军 11 个“司令”皆被擒获,毙俘 8000 多人。

经 7、8、9 三个月的反攻作战,渤海军区歼敌 3 万余人,33 座

县城易色600 多万人口解放。解放区范围西起津浦铁路东至渤海,北近天津,南至胶济铁路,面积达 5.2 万平方千米,辖 41 个县市,人口近千万。

1945 年 12 月 30 日黄昏,北风吹过禹城火车站几间低矮毡房的屋顶,两条铁轨在苍茫的暮色里伸向远方。龟缩于碉堡里,趴在围墙后,躲在屋角处的日军士兵大多面露紧张惶惑之色,因为大队长山峪再次拒绝了八路军提出的缴械的要求,将他们的命运推向了悬崖断壁。沉重的寂静像渐渐侵来的夜色罩住一切。突然,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寂静接着枪声炮声手榴弹声搅和在一起炸响。顿时,许多人的听觉出现了短暂而瘆人的岑寂,缓了片刻,才渐渐恢复了听力。

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在代司令员袁也烈、政委景晓村的指挥下,对拒不向我军投降、负隅顽抗的日军渡边四十七师团一三一联队山峪大队所属 8 个中队、共 798 人发起了冲锋。此役因是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最后一战而永载史册。渡边四十七师团是日军精锐部队之一,参加过中国境内的多次大战,号称“战斗力顽强,所向无敌。山峪大队正是以这种虚高的荣誉感鼓舞士气,在别处日军早已向中国军队投降的情况下,犹做困兽之斗。

战斗激烈异常,日军凭借精良的武器装备一次次顶住我军的进攻,造成我军较大伤亡,但终归难敌数倍于己的八路军,顽抗一夜之后,第二天接近中午,日军丢弃阵地沿铁路向济南方向溃败。我军步兵、骑兵蹑踪掩杀,将日军截成几段,分别予以击破。此役,击毙日军 120 多人,伤 161 人,俘虏大队长山峪悦二郎以下大尉军官5 名、中尉 5 名、士兵 500 多人。

随着禹城火车站之役的硝烟飘散于冬日的冀鲁边平原的旷野上,历史轻轻阖上了过去的一页,而崭新的一页徐徐开启,新时代的脚步声已清晰回荡于世界东方的这片神圣而高贵的国土上……

物换星移,几度秋凉。

今天,在当年冀鲁边区中心地带乐陵市区的东北方向上,在一片婆娑起舞的枣林掩映中,巍峨挺拔的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庄严矗立,向着逝者与生者,向着苍茫的大地,向着无尽的时光,诉说着那段光辉而伟大的历程,祈愿着和平和富强,福佑着芸芸苍生……

描二维码下载“德州24小时”APP

收听语音版《血砺忠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