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农场主大学揭牌!平原70余名农场主首批入学

2020-08-22 15:56   德州日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8月22日,全省首个农场主大学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平原县桃园街道鲁望农场揭牌成立。“这所大学以山东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资源为基础建设,学生是平原县承包地50亩以上的农场主,老师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局专家和农机公司负责人,分别教授专业技术、涉农政策和农机操作,课程持续2个月共31节课。”平原县桃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孟庆泉介绍。

农场主大学由省土地发展集团、鲁望农业发展集团共同开办。将依托双方现有资源,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现代农场建设,培养专业的新型农场主,组建起更为强大健全,具有标准化生产管理规程的农业产业联盟。

农场主大学与普通农民培训学校不同。学校以作物种植季为学期,课程不只设在教室,更在田间地头。以农机课程为例,农场主大学特别安排雷沃重工农机操作专家,9月份来平原授课。授课时间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农场主急需农机耕种管收的全套技术。这样农场主可以与专家教授共同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成长。

农场主大学是个新鲜事,首次开办吸引了平原县70多名农场主踊跃报名。吸引农场主是真金白银,仪式现场,14为农场主先后登台,领取麦季分红42.63万元。张麻村原村支书张洪春麦季亩产达1100斤,千亩农场一季分红10.26万元,拿走了全部分红的1/4,成为麦季粮王。

“种了947亩济麦22和师滦02-1优质麦,我今年57岁,种地40年,现在和原来的种地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原来最高能种20亩地,一家人累的够呛。现在1个人管1000亩地,4天就能完成施肥播种。今年赤霉病厉害,我的农场在最佳时间实施飞防作业,实现了稳产增产。”张洪春说。

和张洪春千亩农场紧邻的是硕士农场主董善辉,今年麦季亩产960斤,分红2.79万元。高学历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董善辉憋着一股劲。“我的千亩农场土质偏粘,今年天旱应该早下种子,增加播种量,有了今年的经验教训,我明年一亩地多下5斤种子,就能超过张洪春。”董善辉说。


像董善辉一样,去年以来平原土地鲁望公司流转2万亩耕地,划分16个千亩农场,选聘14名农场主种植,统一管理,实行规模经营。14名农场主,有5名硕士农场主,9名种植能手。以每亩地5元的标准,按管理土地的多少,每月拿工资。同时,公司打破“大锅饭”,与农场主签订目标责任书,依照产量和成本计算分红收益,激发了农场主的种田积极性。

“公司综合考量各种因素,明确产量、种植成本、基础设施、地力、农场日常管理5项指标,分别确定不同的系数和权重。5项之和乘以实际利润,得出农场主的最终奖金。为保证公平公正,各项指标之下细分出不同系数。以基础设施为例,区分有水肥一体化设备、有电有井或有电无井、无电无井3种情况,确定3种不同系数,条件越差,系数越高,算出的最终奖金也会越多。”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公司总经理吴奇超说。

既鼓口袋也富脑袋。仪式现场,平原农场主大学、品质原粮生产基地、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先后揭牌。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牟少岩作为首位授课教授,围绕《中国农业现状及未来》,向80余位农场主现场授课。

拿出专门资金开办农场主大学,聘请专业师资,免费培训平原农场主。鲁望集团看中的是随之而来的标准化种植。“农场主大学可以让我们统一平原种植大户的‘耕种管收’全流程标准体系,跟着我们一起开展规模化种植。拿糯玉米种植为例,我们的种植规模远远满足不了下游企业的订单需求,统一标准体系后,我们能带领更多的新农民实现规模种植、增收致富。”吴奇超说。

在吴奇超看来,平原农场主进入农场主大学,就进入了鲁望农业的产业联合体。毕业即创业,结业的农场主回到自家土地,将通过联合采购降低生产成本,享受全程技术服务,来打造高标准农田,生产高品质原粮。而品质原粮将通过龙头企业集中烘干,确保了粮食品质和安全,并具备了与中粮、中储粮和外企合作的基础,保证了高溢价的粮食利润。

目前,土地鲁望集团在全省有63家农场,以平原为开始,集团逐步在全省建立农场主培训体系。“山东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办农场主大学,通过产学研基地建设,将进一步实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富农。通过组织广大学员系统学习,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场经理人,让农民不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职业。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和农业强县,我们希望在农场主大学的引领下,培育更多新农人,生产更加优质原粮,创建平原粮食品牌,打造国字号优质原粮基地。”平原县委副书记孙丰勇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臻 王志强 郭庆萍 通讯员|张大伟 曹伟
编辑|苗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