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科技小院“显身手” 乡村振兴劲头足

2021-04-16 09:26   德州日报  


4月1日,临近清明,乐陵市不少村的村民早已浇完小麦返青水。郭家街道南夏村的种粮“老把式”——70岁的张玉红,每天却不慌不忙地关注气温、查看墒情。

“按照传统的种田经验,过了农历正月十六,村民们就会浇水施肥,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说,只有气温和底温都上升的时候,才是浇水的最佳时机,我听他们的。”张玉红说。

在许多农民的认知里,种田是一个“经验活儿”,种得多了自然就会。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模式的推广,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种田无疑已成了一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技术活儿”。

2014年起,乐陵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的科技小院,如一粒科技的“火种”,先后入驻的2名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让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在广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像一条情感的纽带,连接起爱农业、爱农村的高校老师、在校研究生、农技推广者和广大农民,激发起社会各界振兴乡村的活力与激情;是一个服务平台,走出象牙塔里的“高材生”扎根乡村服务农村、农民,成就自身,实现了高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完美结合,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正值春暖花开,记者走进科技小院,感受扎根于田间地头的奋斗与希望。

硕士博士住进农家院

搅动乡村“一池春水”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穿简单的黑色T恤、浅蓝牛仔裤,脚蹬一双帆布鞋,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记者很难将眼前这个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皮肤白皙、长发披肩的姑娘和“种地”联系起来。姑娘出生于1997年,名叫姜晓芹,就读于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现任乐陵市科技小院的第四任院长。

科技小院研究生和农民(右)检测小麦叶绿素

“这群年轻人可不一般,年纪不大,懂得不少,还肯吃苦,能有大出息。”说这话的是村民李洪册。

可在科技小院刚建立时,如果听到谁说这话,李洪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2014年5月,乐陵市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乐陵市科技小院”,成为山东省首家“科技小院”。首批入驻乐陵小院的2名学生分别是硕博连读生陈广锋、硕士研究生张伶波,还有1名硕士研究生李建丽入驻了朱集镇王清宇科技小院。

农家院里来了研究生,一时间成了村里的“大新闻”。“看他们能待几天?”“毛头小伙子、小姑娘能干啥?”“这些小孩真懂怎么种田?”村民们说啥的都有,很少有人相信这些走出校门进入农门的学生真会种田。

“我们就是希望真正扎根在农民中间,与农民打成一片,把真正满足农民需求的科技带到农民身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张福锁是“科技小院”的主要发起人之一,对科技小院寄予厚望,也把这种理念“种”在入驻小院的每一名学生心里。

住进小院以后,学生们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下地做田间试验,和村民一样喝稀饭、啃馒头、吃青菜,看谁家的庄稼长势不好,主动凑上前来找原因,想办法解决,晚上及农闲时把村民召集起来,讲种田的技巧,介绍研究成果,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79岁的村民夏秀兰性格外向,敢说敢干。别的村民还在对小院里的学生满腹疑虑时,她就拿着得了虫害的小麦来“问诊”了。学生们告诉她:“小麦玉米防虫防病,时机最重要,预防工作提前做,省工省力省药钱。”听了学生们的建议,到了种玉米的时候,夏秀兰每天都往小院跑,今天问啥时候浇水,明天问啥时候喷药……几年下来,她的种田技术眼见着“高”,和老伴儿种的2亩庄稼,每年都比周围的地块长势好、产量高,去年,她家的玉米每亩收获750公斤。如今的夏秀兰已当上了村里“农民田间学校”的校长,“小麦出苗40天喷除草剂最好、拔节期一喷三防‘治虫不见虫’、玉米晚收一天增产12斤……”这样的专业话语,她随时都能脱口而出。

“村里年轻人多数都出去打工了,在家种地的都是老年人,还有不少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南夏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友感慨道:科技小院的年轻人,不仅推广了科学种田技术,更让农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给村里带来了活力。

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村民杜雨嘉,是一个爱好画画的活泼女孩,每到周末都会到小院找研究生哥哥姐姐们帮忙辅导功课。“孩子把小院的研究生当成了自己学习的榜样,学习更努力了。”杜雨嘉的父亲杜建房欣慰地说。

农闲时节,科技小院又变身为“文化小院”,成了孩子们嬉戏和村民聚会闲聊的场所,学生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节晚会,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欢乐的歌声、笑声在田野上回荡。

“不知不觉我已在乐陵科技小院里走过了春夏秋冬,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田间历练、收获成长,我深深地爱上了脚下的这片土地,爱上了勤劳善良的村民,对‘三农’事业和肩上责任有了全新的理解,虽然我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会全力以赴,早日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大学生的一份力量。”4月9日,姜晓芹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政府+大学+农户”联动

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乐陵是金丝小枣之乡,而几年前,小枣收获期的裂果现象却是困扰枣农的大难题,让枣农损失巨大。首批入驻乐陵科技小院的2014级硕士研究生李建丽将“金丝小枣防裂果”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从入驻小院,就专心钻研防裂果技术。她借鉴外省喷洒羊奶为果皮补钙防裂技术,因地制宜地试验用牛奶喷洒小枣,使裂果率降低了近50%。考虑到成果期的雨水是导致小枣裂果的主要原因,李建丽又带领枣农到山西找专业果袋制造商,带回500只果袋对枣树进行套袋试验。结果,周边枣树裂果率高达84%,而袋内小枣无裂果。枣农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科技小院的专家给小枣做了衣服,这好办法管用!”

在科技小院驻扎3年,李建丽的两项技术在小枣主产区朱集镇10万亩枣林中得到推广,还开起淘宝店帮枣农解决销售难。她本人荣获教育部农业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奖。

“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生产是科技小院的“四零”服务。头带帽子踏踏实实地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为农民服务的“实”,将农民的田地放在心头上、一心为民做实事的“思”,是科技小院对每一名入驻研究生的基本要求。这使他们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从“以技术为中心”变革为“以农民为中心”,引导农民自愿采纳新技术,将研发成果直接应用到田间地头,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科技小院农业技术培训会

梁勇是乐陵市孔镇镇王木腿村的种粮大户,从2012年开始流转了村民的500亩地,想通过规模种植提高效益。前两年,梁勇凭经验种小麦、玉米,一年到头忙得“四脚朝天”,一算账还赔钱。2014年,得知乐陵建起科技小院,梁勇想方设法找到了驻扎在小院的博士陈广锋,上门向陈广锋请教种粮“妙计”。

陈广锋把梁勇的需求与自己研究的课题“华北平原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设计与验证”相结合,为梁勇“量身定制”了一套小麦玉米种植技术体系方案。

“以前一亩地要用50斤种子,听了陈博士的建议现在改成了一亩地播30斤,喷药也是找准时机,一次就能喷防到位,施肥全用配方肥,成本减少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用上了陈广锋给列的“管理清单”,现在梁勇种500亩地游刃有余,效益明显好转。去年,他种的小麦、玉米亩产都到了700公斤,全年收益98万元。

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梁军认为,由于气候、土壤和水利条件适宜,乐陵市粮食生产水平整体较高,但农民种地的科学素质低,对新型技术的认知较差,对高产高效技术的接受比较慢。“科技小院的优势是突破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注重推广单项成熟技术和企业推广单一产品技术的传统做法,建立了一套从种到收、涵盖整地、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全生育期管理,一直到收获整个过程的系统的服务推广新模式。”梁军说,这种模式一旦推广,效果显而易见,可从根源上解决“技术很好、农民不信不用”的窘境。

这几年,科技小院先后开展了冬小麦—夏玉米引进优良品种、冬小麦控制播量,夏玉米增密、适时晚收、配方肥等技术优化田间试验20余处,引进、创新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技术10余项。创新制定出乐陵市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体系,提高了农户对新型技术的认识。目前,冬小麦良种技术到位率为100%,配方肥到位率80%,氮水后移技术到位率82%。夏玉米良种技术到位率为90%,增密技术到位率41%,配方肥到位率82%,晚收技术到位率67%。

而在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妍看来,科技小院不仅是技术推广的平台、载体,它更像一个杠杆,凝聚起各方力量“撬”动农业发展;它又像一个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了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和农民的联系,各方紧密连接、形成振兴合力。她介绍,以科技小院为桥梁,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已与多所农业高校、农业农村部、省土肥总站等相关部门实现对接,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李晓林等成了枣乡人的“常客”,常为乐陵市乡村振兴建言支招。

田间学校“授人以渔”

留下一支本土科技人才队伍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的2019级硕士蒋伟,入驻科技小院近两年,一直专注研究小农户的冬小麦种植技术应用,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小农户冬小麦种植技术应用效果限制因素及增效途径”。经过去年冬春一季的试验观察,他已经得到了论文写作需要的大部分数据。“再跟踪这一季冬小麦的收获,我就要告别小院,回学校专心写论文了。”蒋伟说。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蒋伟这里,他把这句话改成了“‘铁打’的小院流水的研究生”。研究生共有3年学习时间,从研一进驻小院,到研二下学期离开,一茬接一茬的研究生离开,他们留下了什么?这不仅是村民期待的,也是蒋伟他们“小院人”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起步于河北曲周的科技小院1.0版,主要是探索一种精准扶贫模式;随着深入推进,小院2.0版升级为探索产业扶贫模式。现在,我们已在全国推广建设了科技小院291个,这些小院正向3.0版乡村振兴模式升级,聚焦建设美丽乡村,带动乡村里的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张福锁说。

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是科技小院研究生为广大农民培训和普及农业知识、提供技术指导,培育新一代“科技农民”的重要载体。

“研究生给咱老农民讲课,以前可不敢想,也不敢信。”回忆起第一次上科技小院的培训课,南夏村村民张香芝感慨地说,2015年,她第一次听研究生们说小麦可以配方施肥,是真的信不过,怕自己吃亏就没用,后来看着夏秀兰和其他几家用了配方肥的小麦亩产高了好几十公斤,后悔得直跺脚。

张香芝说,从那以后,科技小院田间学校的每次培训,她都必到。“生怕错过了新技术,吃了亏!”她说,现在她就信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的技术,自己还当起了技术宣传员,农闲时间,经常协助田间学校校长夏秀兰召集村民培训。

除了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科技小院的研究生还在南夏村选择了52户科技种田示范户,并通过600多亩的示范田“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田间观摩指导活动全面覆盖了南夏村和朱集镇王清宇村,并辐射到郭家街道大牛韩、宋龙海村,孔镇杨盘、王木腿社区,郑店樊屯,西段安子杨等十几个村庄。

针对一些种粮大户农技知识匮乏的现状,科技小院还建立了面向种粮大户提供服务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联盟”。去年全年共举办农民培训会、种粮大户培训会、职业农民培训会11场,累计1300人次。梁军还把乐陵市的60多个种粮大户、农场主组织起来,建起了微信群,方便他们和小院里的研究生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种田技术。

“科技小院通过多种方式把本地的农民、种粮大户、农场主培养成了‘土专家’,在乡村振兴中,这些人就是一支接地气、带不走、高素质的农技人才队伍。”李妍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胥爱珍 通讯员|刘敏 郝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