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个音频故事 讲述英雄历史(72)| 我所不知道的老兵——王庭信(下)

2021-06-25 11:00  


我所不知道的老兵王庭信 (下)

1924年,王秀清的父亲王庭信出生在山东宁津县的一个村子里。

1946年11月,王庭信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的部队,刚参军,就赶上了有名的鲁南战役。后来又参加了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和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王庭信在看《南征北战》的电影时,告诉女儿说,这个电影就是讲的我们当时的事。这部电影的背景就是1947年国、共军队在山东进行的两次决战,其中“张军长”的原型是国军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李军长的原型则是当时国军副司令长官李仙洲,“张军长”被消灭的那场战斗是赫赫有名的“孟良崮战役”,“李军长”被歼灭的那场战斗则是之前发生的“莱芜战役”。

王震将军的359旅在南下北返以后,部队减员很大。为了提升战斗力,王震将军决定募兵扩军。由于陕北地广人稀,扩军困难,359旅抽调一批干部和战士300多人在张仲瀚、曾涤等率领下,到山东渤海地区组建一个旅,不到一个月就动员6000多翻身农民参军,成立了渤海军区教导旅,其中二团是以临邑县大队、宁津县大队以及翻身农民为主,王庭信所在部队也就在这时补充进去的。1947年11月,这支部队到达山西闻喜,归入西北野战军序列,改称为二纵队独立六旅,旅长就是张仲瀚,政委是曾涤。

后来王庭信跟随独立六旅转战西北,参加过宜川战役,黄龙山麓战役,西府战役,陇东战役,橙合战役,冬季战役,春季战役。其中西府战役和陇东战役这两仗都是西野失利的战役,对手是国民党青年军和马家军,由于敌情不明,轻敌,我军损失比较大,特别是独六旅,一个团长都牺牲了。王庭信那时候在独六旅17团机枪营,担任班长,在转战中负过伤,腹部被炮弹片击中,弹片从靠右的部位,从前往后穿过去,肠子都流出来了,当时肠子破裂就进行了缝合。解放战争西北战场是大规模作战,二军(二纵队)伤亡很大,光营以上干部就牺牲170多人,有些连队80%都是解放兵,王庭信参加这么多战役,能活下来,真不容易。王庭信还参加了运城战役,汾孝战役。由于作战英勇,1948年火线入党。

1949年2月,独六旅改为一野一兵团二军步兵六师,在王震将军的指挥下,进行了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走天水,取西宁,占张掖,翻越5000多米、空气稀薄、雨雪无常的祁连山,10月进军新疆焉耆、库尔勒、尉犁,完成了解放新疆中南部的任务。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毛主席的命令,将所属部队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二军六师编为农二师,老兵由于身体负过伤,被留在了后方部队疏勒县南疆军区12医院。

农二师

1962年,王庭信从12医院自报奋勇到南疆军区子女学校,为全南疆军区的孩子们能吃上优质的蔬菜而选择了种菜。王庭信前半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波澜壮阔解放事业,他的后半生则默默奉献给了军人后代们的成长。王庭信家风很严,绝不允许家里占学校的一点便宜,那时候学校每周六给教职员工卖菜,王庭信要求家人和大家一样排队买菜,甚至要求家人到最后再去买,每次买回的菜都是最后的剩菜。他的高尚品德让人肃然起敬。

几十年过去了,和老兵一起参军的战友,好多都担任了领导职务,孟凡生当了农二师师长,还有张连胜,后来是农七师政委。对于这些,老兵并不后悔,老兵认为自己做好种菜工作也是对国家的贡献。老兵为人低调,很少对人讲起自己过去的的战斗经历,就连家人也很少知道老兵的战斗经历。王秀清也没有给同学们说过。1994年,老兵去世了,由于是在外地去世,单位没有派人参加后事料理,没有写悼词,没有对老兵一生的评价,家人办理了后事。老兵默默的走了,带着自己的战斗故事和秘密走了,对自己的战斗经历没有留下文字,照片,甚至找不到一张全家福。

我听父亲(一位老军人)讲过,战争年代,战士在战场上牺牲以后,连队只登记一个名字和籍贯,如果在转战中,烈士名册也丢失了,那么这些战士就成了无名烈士。那时候打仗牺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经常发生的事,前辈们觉得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了,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地方。所以他们到去世也默默无闻。前辈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流血牺牲,可我们居然不知道他们的经历,这使我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痛楚。

我是多么想把王庭信这位老英雄的事迹写出来。老兵去世已经20多年了,他的战友们也都已经去世,为了找到老兵在战争年代的足迹,王秀清联系过他父亲战友的后代,我查证过历史资料,所了解情况少的可怜,我不得不失望了。

我知道仅凭这几百字,写不出一位栩栩如生的老兵形象,但我知道,老兵是参加解放战争很多战役,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流过血的老兵,是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民功臣。老兵精神不死,老兵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整合自《喀喇昆仑》)

来源: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

通讯员|杨扬 编辑|石秀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