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个音频故事 讲述英雄历史(77)| 铸剑为犁

2021-06-25 11:32  


铸剑为犁

在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里陈列着一幅油画:汗水浸泡的身体弯成耕牛状,犁绳如刀子般划破了战士们的肩膀,鲜血染红了他们曾经的军装,炮弹片打造的犁铧深深地插在板结的石砾土上.....画面里的战士都来自山东,而他们脚踩的土地却是千里之外的新疆戈壁。

1949年9月,为了新疆的解放和建设,教导旅战士们冒死翻越祁连山,横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从此扎根天山脚下,铸剑为犁,屯垦戍边,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重要的一部分,由此过上了最苦的日子。

“越是艰苦越奋斗,要给儿孙留想头”,嘹亮的劳动号子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70年前的军垦现场。天地间,全是铁器碰撞戈壁的沉响。夜幕低垂,回营的军号吹响了,犁绳被连成了一条长线,战士们顺着绳子一字排开,长期高强度劳动和营养不良,让战士们患上了夜盲症。宁津籍老战士薛光荣回忆说:当时吃不上青菜,好多战士得了这个病,下工后大家就排成一遛儿,让年轻的的同志在前面领着。偶尔有青菜大家也都紧着年轻同志吃,为的就是保住那一双能在夜里看路的眼睛,这双眼睛背后是战场上扛过了枪林弹雨,如今却夜不能视的英雄们,他们开垦了一片片良田,建设了一座座工厂,他们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解放新疆建设新疆的誓言,教导旅的战士们用了一生去完成。

薛光荣回宁津参加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2017年八一前夕,薛光荣等一批教导旅老战士回到了宁津,他们平均年龄90岁,有的行动不便,有的甚至身患重症。横跨了数千里,他们终于回到了曾经的出发地,作为讲解员,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薛光荣老战士还有当年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幸存下来的几位战友,当时的薛老已是肺癌晚期,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老人家哽咽了,他跟我们说:这么多年想回来又怕回来,回来了该怎么交代?一起出去的,现在就剩我们几个回来了,不是滋味啊。故土早已物是人非,近乎一生的别离让老战士们伤感不已,凝视着展馆里那些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千言万语刚到嘴边,又被小心地拉回了心底。

70年过去了,如今的新疆早已变了模样,如天山雪莲般华丽绽放,教导旅屯垦戍边的日子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起了亮光。有时候英雄不高大不健壮,有时候伟大并不全都写在战场上。当疫情肆虐,洪水来袭,山火蔓延,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子弟兵无不英勇逆行,他们听党指挥,永葆信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大义大爱,无私奉献。我想,这便是教导旅精神最好的传扬!

(作者:曹智敏   本文系参赛作品,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来源: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
通讯员|杨扬 编辑|石秀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