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个音频故事 讲述英雄历史(94)| 无悔的选择

2021-06-25 14:20  

无悔的选择

有一页历史,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却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隐没在岁月的历史长河里。

有一支队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不曾记载,却从祖国版图的最东端的渤海之滨打到了最西边的帕米尔高原。

这支部队就是渤海军区教导旅,后更名为西北野战军二纵队独立第六旅。

1947年,这支由8500名翻身的鲁北农民子弟组建的部队,一路西征,告别了父母妻儿,告别了解放区的家,途径7省,参加了十大战役,解放了16座城市,共歼敌2.78万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模范战例,涌现出了一大批战斗英雄,成为了西北战场上的一支铁军劲旅。获得了“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的称誉,被陈毅司令员称为是当今的好汉。

西征途中,荔镇抗击战整整持续了14个小时,将士们滴水未沾,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团长牺牲了,政委冲上去,连长牺牲了,排长顶了上来。独六旅就像岸边的礁石岿然不动。直到掩护主力部队全部通过荔镇,挽救了全军覆没的危险。彭总司令激动地说:“解危救急,你们6旅是救命恩人呐!”

壶梯山战役中,战士韩德荣在对敌工事进行爆破时,腹部重伤,肠子流了出来,他咬着牙把肠子盘进肚子里。拼尽力气向敌人扔出了集束手榴弹。当团长赶过来看望他,极度虚弱的韩德荣第一句话是“团长,刚才……教导员已经宣布……我是共产党……党员了!”

而同样在这场战役中,宁津县小曹村的一个机枪班班长牺牲了,他是家里的独子,父亲听闻噩耗悲痛至极,步行来到了陕西省澄城县,把儿子的尸骨用一块布一裹又一步步的背回了宁津。

8500名的山东子弟兵出征,有半数永远倒在了西进的途中,能够查实姓名的也仅有951名,更多的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来,更无法证明他们烈士的身份。

刘双全

刘双全,宁津东关人。18岁带头参军,一路西征,身经百战,解放壮美大西北;21岁转战兵团,屯垦戍边,战天斗地,天山脚下写传奇。

而如今70年过去了,站在双亲墓前,刘双全老人的眼睛里流出的是淡淡的悲伤和内疚,这个大名叫“双全”、小名叫“忠孝”,而此生忠孝却无法双全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但是他还是要回到边疆,因为这些老兵们早有约定,他们的忠魂终将再集结成一支铁军,继续守卫祖国的边陲。

这些铁血将士扎根新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些鲁西北子弟兵的大义大爱、无私奉献、听党指挥、永葆信念的精神和品质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向前!

(作者:杨扬)

来源:宁津县文化艺术中心

通讯员|杨扬 编辑|石秀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