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 | 省级文明家庭周春华一家:两代人接力 守护村民健康

2022-08-16 11:54   德州日报  

“按这个方子,先吃一个疗程,每天早晚各一次,看看效果再调整。”8月11日,在德城区二屯镇第三店村卫生室,村医周春华仔细叮嘱病人。他虽已80岁高龄,但在身体允许情况下仍坚持接诊。

周春华的3个子女及其伴侣也都从医,全家两代7口人是医生。他们妙手仁心,接力守护村民健康57年,深受大家的爱戴,全家曾获评首届省级文明家庭。

弃教从医,孜孜不倦苦学技艺

“我十几岁时就喜欢医学,父亲买的中医书被我翻了无数遍。”周春华回忆,由于家庭困难,他报考了免学费的师范专业,1961年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缺医少药。村民生了病,家境好点的,要跑十几里地才能请来医生,有时夜里急症,天黑路远,医生还不愿意出诊;家里穷点的,就只能忍着。

那时候,周春华的不少学生,因为得了脑炎、肺炎,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留下后遗症甚至死去,这让他非常痛心。“我要是个医生多好。”周春华不止一次这么想,于是教学之余,他又拿起了医书。周围能找到的医书都看遍了,他就从济南、天津等地邮购。“刚开始学的时候挺难,一些药名拗口难记,比如莨菪,一遍记不住就多说几遍,总能记住。”当时用的都是煤油灯,周春华有时学得入迷,头发都被烧了。

周围的人知道周春华懂医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来找他看看,他也总是不负众望。渐渐地,找周春华看病的乡亲越来越多。1965年,周春华辞去教师的工作,开了家诊所,当起了乡村医生。

24小时随时出诊,经常半夜刚躺下又被叫起来

自打行医起,周春华就给自己立下规矩:24小时随时出诊。

立规矩易,守规矩难。不管夜里几点,只要病人家属来招呼,周春华穿上衣服、拎起医药箱就往外跑。丰乐屯村的一位运河护堤员半夜哮喘发作,他立刻赶去针灸;村民付春山的母亲生他时大出血,情况凶险,周春华边救治边联系医院……“要不是急症,谁半夜来请医生啊,人命关天的事,一刻也不能耽误。”他经常和妻子陈振芝这样说。妻子心疼周春华,伺候老人、照顾孩子一肩挑,尽量少让他操心。

十里八乡,周春华的名声渐渐传开了。有一次,周春华去林庄村给人看病,几十里路,顶风,他却把自行车蹬得飞快,等到了林庄村,病人家属远远地落在了后边。给病人看完,扎上针,没来得及歇一歇,周春华又赶去堤岭村,那里还有病人等着他。像这样一天跑几十里路、赶好几个地方的情况很多。“幸亏那时年轻,熬惯了,也不怕熬。”周春华说。有时出诊回来晚,他又累又困,刚躺下,有人来叫就又得起来。

1972年的一个大雪天,周春华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回到家已经夜里12点多了,周春华把家里人吃剩的白菜汤热了热,泡了个凉饼子,当作自己的晚饭。不管多晚,他从不在病人家里吃饭,“家里有病人就够闹心的了,咱不能再添麻烦。”

真情付出赢得赞誉。“我家人有哮喘的病根,天一冷容易发作,多亏春华一家,不管啥时候,一个电话就赶过来。”村民王立根非常感激。2005年,周春华获评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给乡亲们看病有幸福感,要传承下去

在周春华的耳濡目染下,2个儿子、1个女儿也选择了学医,当了村医。“孩子们成家后,儿媳和女婿也跟着学习,考取了相关证书、获得行医资格。”周春华言语中满是自豪,“诊所不断扩容,两代人接力,一起给乡亲们看好病,更有成就感、幸福感。”

周少林作为兄妹3人中的大哥,从医已有26个年头。在他眼里,父亲周春华除了医德高尚,勤勉好学的态度也一直敦促着他们不断进步,“活到老、学到老是父亲的口头禅,在我的记忆里,他经常外出学习,遇到难题,就把相关参考书摆在炕上,一本本地翻,有时半夜爬起来再看一会儿,直到问题解开了为止。如今虽然年纪大了,但学习的劲头不减当年,在电脑上观看医学讲座,用智能手机浏览相关视频,家里还订阅了很多医学刊物。”

周少林介绍,不管中医还是西医,父亲广泛涉猎,并经常教导他们,“当乡村医生,必须各科都得懂,就算治不了,送病人去大医院也能告诉人家去哪个科。”受父亲的影响,只要有机会,他们每年都会去上级医院进修,补充新的知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作为乡村医生,他们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公共区域消毒,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登记外来人员信息,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

“从父亲身上,我们真正体会到乡村医生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周少林表示,他们会继续为村民服务好,把父亲毕生热爱的事业传承下去。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王秀青 通讯员 | 方志勇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