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 | 不能忘记的“鲁棉一号”

2020-01-03 10:29  

编者按 档案的生命在于利用,在于活化历史、走进现实。为更好地发挥档案存史、资政、惠民、育人的功能,德州市档案馆与《德州日报》联合推出“德州记忆”专栏。旨在通过挖掘档案文献史料,从一个个侧面反映特定历史时期我市的发展状况,呈现德州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助推德州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领域改革开放大幕率先拉开。1979年3月,地委、行署全力推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后又制定了“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抓棉花”的发展战略,农业生产实现迅猛发展。1982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抓住“金”大上“银”,日子越过越喜人》为题,报道了德州地区在短期内实现粮棉统筹兼顾双增产的经验。此消息先由新华社印发内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看后作了批示,公开发表时,消息以胡耀邦同志的批示精神为蓝本撰写了编者按语,对德州地区短时间内实现粮棉双增产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1984年,德州棉花生产达到870万担,总产量占全省的1/3、全国的1/10,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和样板。



取得这样辉煌的成绩,“鲁棉一号”功不可没。

1978年改革开放
德州引进了“鲁棉一号”

“鲁棉一号”是由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多年培育而成。1976年“鲁棉一号”正式定名,1977年开始推广。在这之前的15年时间里,德州一直种植美国棉花品种“岱字15号”,后期该品种严重退化混杂,产量减少,农民植棉的积极性遭受挫折。棉花产量低,纺织原料受限,布票紧缺,“愁吃、愁穿、愁花、愁孩子成不了家”成了德州地区人民的常态。1978年,全区植棉面积161.6万亩,单产皮棉仅12公斤。

“鲁棉一号”株型紧凑,主茎与果枝夹角较小,叶片肥厚、深绿、大小中等,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具有结铃性强、早熟、霜前花多等优点。1977年,山东省农科院和山东省棉花研究所在小面积高产栽培试验中,分别创造出亩产皮棉135.75公斤和131.75公斤的高产纪录。1978年,德州地区从临清县引进了“鲁棉一号”。1980年4月,德州地区全区推广“鲁棉一号”,很快便成了全国粮棉双丰收和双贡献的典型,前后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多次肯定。1980年,山东省棉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该品种也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技术改进奖一等奖”。

国家好政策
点燃了农民植棉热情

德州地区在明代就成为著名的产棉区。1949年,全区皮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3%,全省的31.45%。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口粮紧缺,以及之后的“以粮为纲”政策和棉花品种的退化,致使棉田数量、棉花产量发生历史性倒退。到1977年,德州棉花产量仅占全省总产量的8.91%。

1979年国家对北方产棉区实行“价格补贴”和“超购加价”的政策,即在原价格基础上补贴10%,超购部分在本年度收购价格基础上再加价30%。同年12月15日,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在北京召开,强调了棉花生产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1980年1月,山东省出台了一号文件《关于迅速发展棉花生产的决定》。德州行署也先后印发了《关于发展棉花生产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鼓励种植棉花的政策和措施。国家对集中产棉区不再分配粮食征购任务,并保证产棉区的口粮标准,棉花收购价格在1979年加价基础上再加价10%,并价外补贴5%,超购部分加价30%。

在政策的鼓励和刺激下,棉花面积、单产、总产量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大幅度上升。夏津县新盛店镇任宫庄村党支部书记宫福成,带领全村群众走植棉致富的道路,全村植棉430亩,单产皮棉113.5公斤,成为北方棉区的一面旗帜,1979年12月28日,宫福成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他4次出席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的地方开始出现重棉轻粮的倾向,一味要求扩大棉田压缩粮田。德州地委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1982年将扩种170万亩棉花的计划压缩到70万亩,确保人均粮田1.1亩,棉田0.8亩。后粮棉种植比一直稳定在55:45左右,实现了以粮保棉,以棉促粮,粮棉双增产。

改碱耕荒
扩大植棉面积近百万亩

既要保证粮田面积底线,又要扩大棉田种植面积,德州人民只能向盐碱荒地要空间。历史上,全地区共有荒碱涝洼地块373个,面积30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的大洼地就有84个。“夏天积水亮汪汪,春天返碱白茫茫,只生碱蓬红荆条,难长棉花和五谷”,就是对当时荒碱涝洼地的真实写照。

1978年,德州地区制定了百万亩荒碱涝洼地利用改造方案。1979年,在地区农科所的帮助下,武城县果李大队2亩高产试验田,创出亩产皮棉115公斤的高产纪录。到1982年,德州地区扩种的260多万亩棉花中有近100万亩是利用荒碱地种植的。

棉花丰收
让农民穿新衣住新房

“要发家、种棉花”。借助种植“鲁棉一号”,德州地区实现了弯道超车,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1979年至1981年,德州地区3年三大步,结束了多年吃统销的历史,做到粮棉双丰收、双贡献。1981年,德州地区人均向国家贡献粮食25公斤,皮棉32公斤。1982年4月,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秦和珍来德州视察调研并肯定了德州的做法。同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到德州调研时察看了多处棉田,对承包地的农户说:“你们的棉花种得很好,明年要更好,争取明年再来你们大队”。

1980年至1984年5年间,德州地区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由88元一跃达到455元,翻了两番还多。在德州乡镇的街道上挤满了卖棉花的马车,农民卖完棉花在集市上搬走了缝纫机、电风扇。人们不仅仅靠种棉花穿上了新衣裳,更是靠种棉花盖起了砖瓦房。

1982年,棉花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数量转向质量,“鲁棉一号”的皮棉品质开始不适应市场需求,德州地区陆续引进了“鲁棉2号”“鲁棉3号”“鲁棉6号”等新品种。1984年,随着棉种退化和病害,部分地区开始淘汰“鲁棉一号”。1985年德州地区大面积推广“鲁棉6号”,一次性淘汰了“鲁棉一号”。



董玥姣 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