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 | 庞德亮:在朝鲜战斗的日子里

2020-10-16 08:00  


庞德亮的胸腔内至今留着一块弹片



庞德亮的二等功证书


抓“舌头”、挖坑道、打阻击,两次负伤仍带领全班坚守阵地——

庞德亮:在朝鲜战斗的日子里

□周冰


1931年7月,庞德亮出生于夏津县南城镇庞庄村,自幼父母双亡,轮流寄居在亲戚家。1946年9月,15岁的他参军入伍,成为中原野战军六纵16旅46团3营8连的一名战士。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定陶、豫北、鲁西南、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10月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4师100团3营8连入朝参战,参加过五次战役和金城以南地区的防御作战。

海岸线上凿洞筑城,阻美军登陆

1951年底,庞德亮所在的100团正在谷山休整,接到了立即开赴东海岸元山地区文川郡永兴湾修筑坑道、凿山筑城,设立海岸防线,坚决阻击敌人登陆的命令。

修筑坑道的任务十分艰巨。朝鲜东海岸一带山势虽不算太高,但岩石却非常致密坚硬。战士们以三班倒连续作业方式工作,每个班都要完成一定进尺,并进行记录。坑道内仅有菜油灯照明,所用作业工具非常简陋,只有铁锤,钢钎,铁铲,十字镐用来剥离岩石。遇上坚硬顽石地段,便采用打眼放炮炸石,像蚂蚁啃骨头似的,凭着顽强的决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干。大家手上都打了许多血泡和硬茧,当坑道掘进较深时,炸药所产生的浓烟难以排除,坑道中常常是浓烟滚滚。为了抢时间、赶进度,战士们不等浓烟散去就钻进里面干起来。浓烟灰尘熏黑了脸, 岩石刮烂了衣服,走出坑道时,个个满脸一片灰黑,有些战士日后还患上了肺病。

当时,战士们吃的都是粗粮和干菜,住的是在山沟里搭的防空掩体,是用圆木加泥土盖的地堡。每个地堡中修了一排冷坑,休息时就像沙丁鱼似的挤成一排。朝鲜海边的夜晚出奇的冷,他们就把棉大衣用绳子将袖口扎紧,将两腿伸进去取暖。

当时祖国慰问团到工地慰问,有人还给他们编写了一首《筑城谣》:

东(呀嘛)东海岸,元(呀嘛)元山港。海岸高高山岗上,筑(呀嘛)筑城忙。黄石山上开山洞,打眼放炮修坑道(那嘛)修坑道。敌机来炸不倒,大炮它打不垮。志愿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坑道,修(呀嘛)快修强。

几个月后,他们在沿海岸的山上挖掘出了大纵深、多梯式的立体式上、中、下多条坑道。上层坑道是制高点,便于观察敌情,若敌人来侵犯便以直射火炮对付敌人登陆舰艇。中层半山坡坑道有一个进口多个出口,是用来作步兵防守歼敌的前后贯穿式的战术坑道。有的坑道中还挖掘了休息室、储藏室、储水池、弹药储备室等,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的任务。

与侦察兵摸“舌头”,抓回英军中尉

1952年5月中旬,庞德亮所在的志愿军第12军100团,担任了东线主攻方向的右翼远距离穿插任务,向南进攻越过了三八线。为了摸清对面敌人的兵力部署,师里派出一名侦察员要到阵地前沿捉“舌头”,要求部队派一个班配合。庞德亮当时担任8连4班班长,高兴地领到了任务。夜里,4班和师侦察员一起向敌阵地摸去。为保护好这位师侦察员,他们约法三章:在未遭遇敌人之前,一切听从庞德亮的安排;战斗打响后,4班则无条件服从侦察员的指挥。四周一片漆黑。他们摸到敌人阵地前,借着敌人的探照灯光观察着敌人阵地。当探照灯远离后,他们凭经验躲避着雷区,悄然摸到敌人的铁丝网下隐蔽起来。师侦察员像位猎人一样观察着周围的动静。约11点,七八个敌人扛着卡宾枪和一挺机枪走下山来,他们没有动手。又过了半小时,这队敌人巡逻返回了驻地,接下来便是一片寂静。又约半小时后,又有一队敌人走下山来。前面是一位腰挎手枪的军官模样的人。他们尾随敌人而行,选了一处有利地形埋伏起来。过了一会,敌人返回来时,他们一起向敌人开火。敌军官应声倒下,其他没中枪的拼命向山上逃去。他们将敌军官的手枪缴下后便给他包扎了小腿的伤口。敌军官向他们要了一支烟吸了几口,就张开双臂示意他们搀扶他快走,刚离开那里,敌人的炮火便覆盖了那片区域。

这次他们抓回的俘虏是英国皇家步兵旅的中尉。

打阻击,负伤两次仍坚守阵地

五次战役后,敌我双方已从大规模的运动战转向两军相持的阵地防御战。1952年10月27日中午,庞德亮正和战友们在朝鲜江原道官岱里西山的坑道里吃饭,接到了团首长下达的战斗命令:向对面763高地的守敌发起一次战术反击。我主攻部队要穿过前面763和721两个高地之间的凹地,占领对面敌人的主阵地。但763南边的半弯坑道设有敌军的指挥所和阻击点,那里的火力完全封锁住了凹地和721号阵地的山腰,因此,炸掉这段半弯坑道、守好突破口是决定整体战斗胜负的重要一环。团指挥所决定:这个为冲锋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任务交给8连4班。

接受任务后,庞德亮率领全班战士连夜出发。他们乘漆黑的夜色悄悄摸到763阵地背后,借助敌人时不时打出来的照明弹观察了半弯坑道附近的所有地形,并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察看和印证敌人各个明暗火力点的位置,用无线步话机报告给指挥所。

28日凌晨3时,我炮兵开始对敌763表面阵地进行射击,炮火停止后,庞德亮带领6名战友穿过铁丝网,迅速向半弯坑道敌人的火力点摸去,当前进到距敌70米左右时,被敌人发现,密集的子弹疯狂地扫来,庞德亮一把摁住向前冲的战友小张,对他喊道:“掩护我!”说着,便跳出弹坑向前扑去,他时而迂回,时而匍匐,子弹擦着他的耳边呼啸穿过。终于摸到第一个暗堡的左侧,安放好炸药包。一声巨响,堡内的机枪顿时哑口。接着,他又拿起爆破筒摸向第二个暗堡后侧,一拉线将爆破筒从后门塞了进去,第二个暗堡又报销了。

当庞德亮抱起苏制反坦克手雷奔向最后一个暗堡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腿,他一个踉跄栽倒在地。“一定要干掉它!”庞德亮忍着巨痛向敌堡爬去,一个跃起将2斤多重的手雷投进射击孔。霎那间,敌堡燃起了熊熊烈火。

1个小时,4班拿下了半弯坑道,完全占领了763高地。这时,天还没亮。步话机里传来指挥所的命令:迅速选好观察点,随时报告敌情;集中火力守好突破口,准备应对敌人反扑。

4班利用半小时时间,把敌阵地上能用的2挺重机枪和整箱的子弹、爆破筒、手雷及卡宾枪等轻重武器,全部集中到半弯坑道口附近,部署到能够相互策应的3个隐蔽工事内,庞德亮就近选了一个小山包作观察点,拖着包扎过的伤腿隐蔽下来。

阵地失守后,敌军很快在强大炮火掩护下组织了第一次反攻。借着炮弹爆炸的火光,庞德亮发现敌人已进入我炮火阻拦区,立即指挥侦察员小梁向指挥所报告方位,炮兵立即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成群的炮弹准确地落在美军中间,连跟在后面的救护车和吉普车也被炸得四轮朝天,翻倒在稻田里。活着的美军连滚带爬地往后跑,炮群又按庞德亮步话机指示延伸射击,拦阻敌人后退,后退无路的美军转身进攻,再次遭到炮火的拦阻射击,这股敌人被我炮火来回炸了几遍,最后只有少数人跑了回去,首次反击就这样被彻底粉碎了。

天近拂晓,一个排的敌人分多路开始了第二次反扑。

由于侦察员小梁受伤和步话机损坏,一股敌人冲过我炮火的阻拦射击抵近了阵地。危急时刻,4班的那台重机枪也突然出了故障哑火了。庞德亮命令2名战士架起他冲出工事,登上了预设的阻击阵地,与另一挺怒吼着的重机枪上下呼应,居高临下阻击敌人。苏制反坦克手雷装药量多,爆炸威力大,是阵地防御战和拔点作战最好的杀敌利器。投弹是庞德亮的强项,虽然腿部受伤,基本没有影响到发挥。美军夜战有打照明弹的习惯,这回恰恰成了他们自己的“死亡”弹:借着那亮光,2斤多重的铁家伙一枚枚准确地飞向敌群。身边战友的爆破筒、冲锋枪子弹也一股脑地往下砸,这股敌人撑了10分钟就退了下去。当主攻部队嘹亮的冲锋号声从身后传来时,庞德亮才发现自己的胸部已流出了黏糊糊的鲜血。

这次阻击战,4班执行任务的7人全部负伤,其中轻伤3人重伤4人,庞德亮的腿部和胸部2处负伤。战斗结束后他被送回国内治疗,因手术风险大,有一块弹片至今留在胸腔内。1953年初,庞德亮在黑龙江鸡西志愿军34师密山战伤休养院休养时,接到了寄自朝鲜战场的立二等功证书。1956年,庞德亮退伍回到原籍务农。结婚成家后,养育了三儿两女。如今,他享受着老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待遇,幸福地和儿女们生活在一起。

(原稿载于2020年10月16日《德州日报·德周刊》4版往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作者 | 周冰  编辑 | 李玉友


×